太平船务张氏家族恐失去公司控制权?
作者:航运界 发布时间:2020/6/19 15:20:19

航运界网获悉,据劳氏日报报道,正在进行债务重组的太平船务,其实际控制人——张松声家族,或将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上个月,陷入债务困难的太平船务,宣布其正在与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下属的子公司Heliconia Capital Management进行谈判,商议可能的投资计划。

 

一个月过去了,知情人士告诉劳氏日报称,这一计划将包括:Heliconia Capital Management为太平船务提供贷款,并持有这家航运公司的大量股份。

 

换句话说,这一计划意味着张松声家族的股权将受到重⼤稀释,并丧失对业务的控制权。用一名银行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张氏家族将沦为“经理人”。

 

关于这些消息,太平船务方面的发言人,不予置评。

 

市场传言道,淡马锡的投资计划达到4亿美元。不过,知情人士称,这样一笔资金或将不足以完全支撑太平船务的正常运转。当然,随着各方在谈判桌上的商谈,这一数额可能会不断变化。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传⾔的交易价值仅占太平船务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39亿美元总债务的⼗分之⼀。

 

⼀位分析师指出,传闻中的交易⾦额“太⼩了”,并补充说,他预计Heliconia将通过债转股注⼊更多的流动性。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声音反驳道,潜在投资者不可能“从1000英尺深处开始填补一个大洞”,完全填补窟窿。

 

据说各方的谈判已经进⾏了六个⽉,并将继续拉锯下去。尽管如此,有关各⽅似乎仍希望将谈判置于法庭之外,毕竟这样能够省去法律和⾏政费⽤。

 

从淡马锡的角度来看,作为公认的白衣骑士,Heliconia一直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并倾向于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投资组合。

 

精简船队和剥离资产之后的太平船务,似乎非常符合Heliconia的要求和属性。

 

熟悉淡马锡的人都知道,它与其他的新加坡国家性机构一样,当下的使命是为了帮助本地企业渡过新冠肺炎疫情危机。

 

⽬前,⼈们期望在Heliconia加⼊之后,太平船务将继续驰骋于细分市场,并避开集运主航线。

 

事实上,今年年初,太平船务就已表示,决定退出跨太平洋贸易,聚焦和加强在南北航线贸易中的地位,例如非洲、中东、红海、印度、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紧随其后的是,太平船务宣布出售一批11,800TEU集装箱船。这批船原是2016年张松声为增强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而做出的投资。

 

1967年,张松声的父亲张允中一手创立太平船务,并一举将其发展成为由最初仅有两艘二手散货船到如今跻身全球第十大集装箱船公司。据Alphaliner最新统计数据,太平船务运营船舶112艘,352,424TEU运力,其中自有船舶66艘。

 

而如今,这个经历两代人努力的船公司,其航船将驶向何方,是业界颇为关注的话题。

 

Alphaliner首席分析师 Tan Hua Joo就提出质疑称,国有基金是否真的有必要救助太平船务。

 

他解释道,“太平船务对新加坡的战略价值是存疑的,因为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足2%,为新加坡港贡献的集装箱量不足3%。但是,另一方面,太平船务作为独立的实体运营,其长期生存能力也值得怀疑,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又缺乏盈利能力。”

 

此外,早在本月初据新加坡市场消息称,因投资公司淡马锡的介入,陷入财务困境的太平船务(PIL)再一次获得了中国金融投资者关注。

 

事实上,PIL控股的张松声家族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Heliconia作为股权合作伙伴的出现使中国投资者有信心购买该公司的股份。

 

而据航运界网所知,张氏家族与中国的业务从未间断,在改革开放前,若有运不了的货或到不了的地方,中方都会找太平船务合作。其创始人张允中早在1967年创办太平船务之初,第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以中国业务为主要方向,正是张允中与中国多年的密切合作,造就了太平船务后来的发展。

 

新加坡金融消息人士彼时曾表示称,与太平船务交易的吸引力在于,在市场开始复苏之时,以其资产价值的一小部分获得在全球十大班轮公司中名列前茅的公司的可观份额。

 

如果运输市场和资产价值完全恢复,投资者可能会看到快速且潜在的巨大财务收益。一旦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恢复并且集装箱市场需求量回升,Heliconia和任何其他合作伙伴投资者便可以盈利出售。

 

但是,对于控制张氏家族在公司中的角色,将有一个问号。

 

尽管如此,航运界网分析认为,基于张松声家族与中国的"紧密联系",我们仍维持首席执行官张松声(Siong Seng Teo)有望在这轮重组中幸存下来,并继续领导公司的判断。毕竟该公司是新加坡航运的最后一片天。

友情链接

金蚁软件 | 金蚁网